陶粒有哪些原材料加工和制粒工藝
發布日期:2020-07-03 瀏覽次數:2073
陶粒是一類優質的人造輕集料,其生產工藝涉及原材料加工、制粒(或成球)、熱加工等??紤]到陶粒生產所選用的原料品種和物理力學性能不一樣,原料加工和制粒工藝也不一樣,大體上可分成干法工藝、塑化法工藝、粉磨成球工藝和泥漿法工藝,下面就來和大家詳細介紹下陶粒有哪些原材料加工和制粒工藝?
陶粒生產第一步一定要處理的是原料加工和制粒工藝。其任務就是說將采集來的原料,經破碎、篩分,或配料、混合做成成分符合要求、產品質量均勻的含水物料,隨后根據輥壓、成球等方法做成不一樣顆粒大小的生料球。
1、干法工藝
當生產陶粒的原料是粘土質頁巖、泥板巖、珍珠巖等礦物,或化學成分均勻的塊狀原料時,一般都能夠選用這類方法對原材料開展加工。將采集到的原料運到破碎篩分場,根據二級或三級破碎,篩分成所需的粒級(5—10或10—20mm)的原料塊。原料塊還可以是以混合料的形式亦或是分成大小兩級各自開展熱加工。
這類工藝的主要優勢是工藝流程簡單、項目投資少、動力消耗少;可是它的缺點是只可以用于產品質量非常均勻的硬質原料,不能用摻入外加劑的法子來調整原料的特性。
2、塑化法工藝
塑化法工藝是我國現階段選用較多的一類粘土陶粒原材料加工和制粒的生產工藝。這類工藝適用于原材料較為疏松、含水率較大的粘土原料,亦或是勻質性、膨脹性較差的粘土或粘土質頁巖。
選用這類工藝的時候,粘土原料的加工一定要經過松懈、攪拌、輥壓等工藝流程;當原料為產品質量較均勻的粘土時,一般選用攪拌均勻、輥壓兩道工藝流程即可;若原材料不均勻時,第一步則一定要去除堅硬雜質;若需摻入其它外加劑以調整其化學成分、改進陶粒的性能指標時,則一定要多加一道輥壓或碾壓工藝流程,以確保原料的勻質性。在國外,為了更好地除去堅硬雜質,常選用專用的壓濾機。若缺少這類壓濾機,則在生產線上應該多增加一臺帶濾頭的攪拌機或安裝一臺輪碾機。
加工好的原材料則可加入制粒工藝流程。當選用塑性指數小于25的粘土時,一般全部都是選用帶孔對輥機成型原料球的。在我國,有些粘土陶粒生產廠家,不注重原材料的加工產品質量,選用塑性指數較大的粘土或孔洞較大的對輥機,使生產出來的陶粒粒徑偏大,呈圓柱形的陶粒多,級配不太好。
為了更好地改變這類狀況,近些年來有些科研單位明確提出并推行強制切刈雙輥機和大直徑滾筒配套使用的新工藝,可很大程度上改進陶粒的級配和粒型,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
當原材料的產品質量較均勻,膨脹性能指標較好時,也是可以在原料加工后,將粘土壓成餅狀,直接進入回轉窯。窯中裝有多道不同形式、不一樣重量的金屬鏈條,在回轉窯自動旋轉過程中將料餅砸碎,使之在窯。
- 上一篇:陶粒在環境綠化方面的運用
- 下一篇:陶粒屋面找平層施工技術